美國買房的預備三步驟
美國買房的預備三步驟

美國房地產資訊算是非常的透明,也有非常多的相關法規,大多數的買賣雙方會透過房地產仲介來交易,整個房地產的交易流程大約3週到8週,交易期長短跟是否有銀行貸款或是一些預設條件有關,但買房的前置期其實非常重要,這裡的前置期指的是下offer前的階段。
買房真的是一件人生大事,很多人在買房的前置期徘徊很久,有時因為前置期躊躇太久,看著房價越來越高,損害了購買力,然後就錯過買房的機會,如果是這樣,實在是滿可惜的.
預備買房可以簡化成三步驟,可以透過和agent溝通,釐清一些想法,協助長出心中房子的樣子.
- 選定喜愛地區
- 心中的房子樣態的需求排序
- 確認預算區間和準備資金證明
我們覺得最重要的第一步是選定喜愛的地區,一些關鍵問題包含:
- 是否有偏好的學區? 是否想要鄰近哪些特定的學校 (國小 / 國中 / 高中 / 大學)?
- 是否怕吵? 有多不耐吵?
- 如果很怕吵…5號和405高速公路旁的房子一定要避開,另外一些大馬路旁的房子,也要考慮避開,不然房子不開窗不通風,整天開空調也很傷荷包。
- 是否有偏好特定社區? 考量的原因是…?
- 想要族裔多元一些 (亞裔不要太多)?
- 想要生活機能方便 (買菜、加油、外食方便)?
- 想要不擁擠…有樹林、草地、山景?
- 想要有特定公設…湖邊散步、網球場、游泳池?
- 想要有鐵門警衛的社區?
在初步了解對於地區的偏好以後,通常也知道看房想要看的社區是哪些,就能優先在偏好的區域內挑出喜歡的房子。
而接下來為房子需求排序,主要是針對一些房子的結構來了解,思考的問題包含:
- 是否偏好比較新的房子? 例如10年內的新建屋.
- 想要幾個房間? 幾個衛浴?
- 需要的房型?
- 是否一定要獨立屋? 還是連牆的Condo, Townhouse也可以接受?
- Apartment是否有考慮?
- 如果有…是否能接受跟別人是樓上樓下? 是否能接受沒有連接的車庫?
- 對於管理費 (HOA) … 能接受的月費區間?
- 是否有特定風水偏好?
- 路衝? 南北向? 進門見灶?
這些房子的需求/要求/堅持,通常在看房過程,會需要有所取捨,但事先知道每個項目的堅持度,方便看房後決定是否出價,以及加價的幅度,而也可以減少被接受offer後,因為犯到內心的某個不喜歡,而輾轉難眠…
而有了前兩部份的溝通後,通常可以給出一個市場的價位區間,就可以核對買房預算,也可以進一步準備資金證明。而在預算這個步驟,有幾個事項可以考慮:
- 是否需要貸款?
- 美國房貸,通常是用薪資 (W2) 去跟金融機構取得一個 Pre-Approval Letter, 上面會有一個銀行預定的房貸額度,而這些跟薪資高低有很大的關係,另外利率也會跟信用分數有關。
- 在美國找不查收入貸款,通常利率不低,貸款期間也比較短。但新移民因為沒有信用分數或是沒有美國的工作,這變成是短期融資的工具。
- 在台灣貸款。如果台灣有房產,也有人考慮用台灣的房產貸錢出來,在美國買房。通常是在台灣還有工作和收入,台灣房貸利率低很多,且在美國下offer買房時屬於現金offer,比較容易搶到房。
- 預留預算彈性空間
- 最近這幾年,爾灣房地產偏向賣方市場,所以眾多買家搶一個房子算是很常見,所以預算通常建議預留一些加價的空間。
- 有些屋況不好的房子,就會開比較低價,可以利用預算中的一部分來進行裝修。
關於資金證明,沒有一定要到銀行開正式英文版文件,可以是最新的銀行對帳單,或是進入網銀,有姓名的頁面,然後一個螢幕截圖,也沒有一定要換成美金,各種幣別…只要是能夠換算,且沒有流動性問題的帳戶都可以,例如可以是台股證券戶,也可以是銀行裡面的定存單,只要所有的錢換算出來的美金總額足夠出價,即可在看到喜歡的房子的時候,和offer一起提供給賣方,所以切記…不用特別為了到美國買房,早早就把股票賣了、定存解了…換成美金停在外幣帳戶,錯失了利息、股利、可能的股票增值等資產配置好處。
網路上可以找到很多的房地產物件資訊,而如果有把預備的三步驟好好過一次,那在review物件時也能很快地淘汰或鎖定目標,當實際看房時,也能比較容易決定是否出offer, 想要出多少錢。
買房的前置預備期可能可以一週就完成,但當開始看房、挑房時,每個人的時間差距非常大,有的人一到兩週就下定和買定,然後進入交易流程,有的人兩三年都還在這個前置期,所以整個時間線也是必須要溝通的,如果不想要先花租金租房,再慢慢看房買房,因為工作和念書…有一定要在甚麼時間內要買到房且入住,在不需要貸款情況下,建議至少3個月前開始預備,利用2-3週看房、出價和議價,希望能順利在預定入住的8週前進入交易流程,這樣在房屋交屋後,大概還可以預留2-3週處理水電瓦斯帳戶和家具等事宜,然後順利入住新家。